今日十二時十二分,雨水至,萬物生。
雨水,二十四節(jié)氣中的第二位,是反映降水現(xiàn)象的節(jié)氣之一,寓意著降雨增多,且少雪多雨。
雨水節(jié)氣,太陽到達黃經(jīng)330度位置。北半球日照時間慢慢增加,日照強度逐漸增強。東南風起,捎來海洋的暖濕氣流,與冷空氣在大地頻頻邂逅,送來一場場雨水。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云:“正月中,天一生水,春始屬木,然生木者必水也,故立春后繼之雨水。且東風既解凍,則散而為雨水矣。”大意是說,雨水后,冰雪消融,風雪漸少,雨水增多,草木萌動,春即至。
雨水·物候篇
在大自然中,動物的蟄眠、復蘇、始鳴、繁殖、遷徙,植物的萌芽、長葉、開花、結果、凋落,冰霜的凝結、消融都隨著時令而動,周而復始,有著其亙古不變的規(guī)律,于是它們也成了季節(jié)更替輪換的標志,被稱為“物候”。
古人將長期對植物、鳥獸、昆蟲及天氣現(xiàn)象的觀察經(jīng)驗納入二十四節(jié)氣體系,為每個節(jié)氣冠之顯著的物候標志特征。五日為一侯,三侯為一氣,一年二十四節(jié)氣,共七十二侯。
雨水也有三侯——
一侯 | 獺祭魚
《禮記·月令》中有載:“東風解凍,蟄蟲始振,魚上負冰,獺祭魚?!?/p>
雨水時節(jié),河面解凍,魚汛頻繁,貪吃的水獺也變得活躍,將在水中捕到的魚放到岸邊依次排列,如同祭祀一般。
二候丨侯雁北
雨水五日后,享受了一個冬季南方暖陽的大雁,成群結隊地飛回北方。
三候丨草木萌動
再過五日,草木飽飲春雨,隨著地中陽氣的上騰,萌發(fā)出黃綠色的嫩芽,萬物欣欣向榮、一派生機勃勃。
雨水·花信篇
花守時令,應時而開?;ㄈ缤竟?jié)時令到來的信使,稱之為“花信”,伴隨著花信而至的風,則謂之“花信風”。
古人觀察花草生長動向,為每個節(jié)氣的每一侯挑選了花期最為準確的花作為代表。冬去春來,自小寒到谷雨的八個節(jié)氣、二十四候對應著“二十四番花信風”,以梅花最先,楝花最后?!岸姆ㄐ棚L”過,便是夏季的起點,立夏節(jié)氣。
雨水也有三番花信——
一侯 | 菜花
根據(jù)花期,此處的菜花應是指油菜花。雨水前后,我國自南向北陸續(xù)進入了油菜花的最佳觀賞期。
清代詞人陳維崧曾留下“風流甚,映粉紅墻低,一片鵝黃”以詠嘆菜花。
二侯 | 杏花
春雨過后,淡雅的杏花綴滿枝頭,如序曲一般,昭示春天真正序幕的拉開。
杏花常出現(xiàn)于古人詩詞,耳熟能詳?shù)挠嘘懹蔚摹杜R安春雨初霽》,寫道:“小樓一夜聽春雨,深巷明朝賣杏花”。
三侯 | 李花
雨水之末,仲春之始,李花純白素雅,如滿樹香雪,默默開于天地之間。
韓愈筆下的“誰將平地萬堆雪,剪刻作此連天花”,說的便是李花。
雨水·習俗篇
忙春耕
雨水節(jié)氣,在南方被稱為“可耕之侯”。雨水至,春耕忙,貴如油的春雨滋潤大地,農(nóng)事迎來了春耕春播的好時機。
回娘屋
回娘屋是流行于川西一帶的風俗。出嫁的女兒在雨水節(jié)氣,帶上灌灌肉、椅子等禮物回娘家拜望父母,感謝父母的養(yǎng)育之恩。女婿也要一道回去,并且送禮。禮物通常是兩把纏著紅帶的藤椅,稱之為“接壽”,寓意著祝岳父岳母長命百歲。
拉保保
拉保保,即拜干親,主要形成于四川地區(qū)。舊時人們擔心孩子不好養(yǎng)活,于是會在這一天給孩子尋找一個干爹或干媽,來守護孩子茁壯成長。而雨水拉保保,則是取“雨露滋潤易生長”這一美好寓意。
占稻色
宋代,江南人便有了用糯米谷占稻色的習俗。通過看糯米谷在鍋里炒而爆出的米花成色,來預測一年稻谷的收成豐歉。通常米花越多越大,則豐收也就愈發(fā)喜人。
好雨知時節(jié),當春乃發(fā)生。
新的一年雨水已至,春意繾綣,人間芳菲,正是萬物生發(fā)好時候!
【參考文獻】
1. 光明日報.《二十四節(jié)氣在江南》:物候有節(jié)律,苒苒其華
2. 新華社新媒體.節(jié)令之美·谷雨|花信三番,初夏將至
3. 新華日報.雨水節(jié)氣:好雨知時節(jié),當春乃發(fā)生
4. 中國青年報.二十四節(jié)氣之雨水:東風解凍 散而為雨
5. 中國氣象局.二十四節(jié)氣專題
6. 澎湃新聞.【文博遇見二十四節(jié)氣】·雨水
供稿:樓佳飛
審核:方志明
投稿郵箱:urbanchina@vip.126.com
免責聲明:文章旨在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知識推廣、網(wǎng)絡分享,不具有任何商業(yè)目的。如有版權異議及其他任何問題,請權利人通過后臺留言及時告知,我們會妥善處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