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高端商务模特预约经纪人_附近找茶_全国高端商务接待私人预约_全国高端商务模特预约经纪人

宋時雅事?焚香
  發(fā)布時間:2024-01-18 08:13   來源:城市怎么辦

中華民族的尚香文化源遠流長。自古以來,“香”是一種雅事,先賢把它作為修身養(yǎng)性的媒介。香草與香氣常常與品德操守聯(lián)系在一起,古代君王會選擇煮熟谷物的香氣來祭天,士大夫則用芳草自喻。

屈原以香草喻賢臣,也以香草自喻,“朝飲木蘭之墜露兮,夕餐秋菊之落英。”詩人不僅親手栽培“香草”,親身佩戴“香草”,甚至還以“香草”為食,《離騷》中涉及各類香草有十幾種之多,江蘺、辟芷、秋蘭、木蘭、申椒、菌桂、揭車、杜衡、芳芷、辛夷、茝、蕙等等共同構(gòu)筑了詩人的高潔人格與純凈內(nèi)心。

宋人吳自牧在《夢梁錄》記載:“燒香點茶,掛畫插花,四般閑事,不許戾家。”宋代文人將“燒香、點茶、掛畫、插花”四雅融入高雅文化,落地到精致生活。用香,可祭祀辟邪、祛除異味、沐浴熏衣、入藥飲食。宋代香事之盛、范圍之廣、層次之精達到了空前的高度,從王公貴族擴大到平民百姓,并幾乎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。讀書作文、閑臥聽雨、品茗雅集、宴客訪友等,均離不開香。創(chuàng)作香方,調(diào)制合香,互贈香品,也成為宋代文人之間的清雅之事。

行香祭祀?!皣笫拢陟肱c戎。”香料最早的用途在祭祀。宋代皇室追求“禮治”,宮廷祭祀名目繁多。宋代百官赴景靈宮行香是朝廷的禮儀制度。無論國家大典的社稷郊廟之祀,還是宮中常規(guī)祠祀以及各類消災祈福的祭拜,都會按規(guī)格區(qū)別行香。

《宋會要輯稿》記載:紹興十三年(1143)六月二十三日,禮部、太常寺言:準御札,今年冬至日有事于南郊,合奏告天地、宗廟、社稷、宮觀。據(jù)太史局申,宜用六月二十七日壬子吉。今參酌到合行事件:一、合用御封降真香二十合,天地二合,宗廟十二合,社稷二合,天慶觀一合,報恩光孝觀三合。乞下入內(nèi)內(nèi)侍省請降付太常寺。一、合用祝文一十六首,天地二首,宗廟一十二首,社稷二首。青詞二通,天慶觀一通,報恩光孝觀一通。

以香為禮。香作為珍貴之物,在宋代宮廷中扮演著多種角色。每逢冊封皇后、各類大小節(jié)慶、宴飲,皇帝賞賜的物料清單名單上一般都少不了香藥?;实蹖櫝?、近侍、后妃等,常賞賜沉香、龍涎香、降真香等名貴香料,以示恩寵。晏殊寫《拂霓裳》詞為宋仁宗祝壽,爐煙瑞客,綺宴雅會,歡慶祥和。親朋好友間禮尚往來也常以香為信物。黃庭堅曾以蘇軾贈送的帳中香為題作詩《有惠江南帳中香者戲答六言》,在詩中分析了帳中香所用的香材,焚香時的環(huán)境及所用香器。蘇軾和之,作有《和黃魯直燒香二首》。

《拂霓裳》

北宋 ·晏殊

喜秋成。見千門萬戶樂升平。

金風細,玉池波浪縠文生。

宿露沾羅幕,微涼入畫屏。

張綺宴,傍熏爐蕙炷、和新聲。

神仙雅會,會此日,象蓬瀛。

管弦清,旋翻紅袖學飛瓊。

光陰無暫住,歡醉有閑情。

祝辰星。愿百千為壽、獻瑤觥。

《有惠江南帳中香者戲答六言》

北宋 ·黃庭堅

百煉香螺沉水,寶薰近出江南。

一穟黃云繞幾,深禪想對同參。

螺甲割昆侖耳,香材屑鷓鴣斑。

欲雨鳴鳩日永,下帷睡鴨春間。

《和黃魯直燒香二首》

北宋 · 蘇軾

四句燒香偈子,隨風遍滿東南;

不是文思所及,且令鼻觀先參。

萬卷明窗小字,眼花只有斕斑;

一炷香消火冷,半生身老心閑。

以香溽夏。悠悠香韻驅(qū)散夏日悶熱潮濕的暑氣抵抗燥熱,讓人凝神靜氣。宋代宮廷以香溽夏在《武林舊事》卷三中也有記載“禁中納涼”“又置茉莉、素馨、建蘭、麝香藤、朱槿、玉桂、紅蕉、阇婆、薝葡等南花數(shù)百盆于廣庭,鼓以風輪,清芬滿殿”“紗廚先后皆懸掛伽蘭木,真臘龍涎等香珠數(shù)百斛”。宮中選擇香料品種更為細致、名貴,紗廚的前后,懸掛著整枝伽蘭木,還有真臘國進貢來的龍涎香珠。

《蘇幕遮》

北宋 · 周邦彥

燎沉香,消溽暑。鳥雀呼晴,侵曉窺檐語。

葉上初陽干宿雨,水面清圓,一一風荷舉。

故鄉(xiāng)遙,何日去?家住吳門,久作長安旅。

五月漁郎相憶否?小楫輕舟,夢入芙蓉浦。

宋代文人無論是讀書創(chuàng)作、撫琴插花還是品茗論道、獨處修心必定以香為伴。多思易傷脾,香氣具有安神、除惡氣的功用,可以醒脾通竅,有助于集中精力,調(diào)動文思。曾鞏將書房命名為“凝香齋”,讀書時“沉煙細細臨黃卷,凝在香爐最上頭”。陳必復《賦參政叔祖水亭》:“約客有時同把酒 , 橫琴無事自燒香?!标懹钨p春日風光睡起撫琴“睡起悠然弄衲琴 , 銅猊半燼海南沉。”也有靜坐獨處沉思時“床有蒲團坐負墻,室無童子自燒香”。南宋馬遠的《竹澗焚香圖》展現(xiàn)的正是文人雅士閑居獨處修身養(yǎng)心時有香為伴。

《鳳凰臺上憶吹簫 · 香冷金猊》

南宋 · 李清照

香冷金猊,被翻紅浪,起來慵自梳頭。

任寶奩塵滿,日上簾鉤。

生怕離懷別苦,多少事、欲說還休。

新來瘦,非干病酒,不是悲秋

《端午遍游諸寺得禪字》

北宋· 蘇軾

肩輿任所適,遇勝輒留連。

焚香引幽步,酌茗開靜筵。

微雨止還作,小窗幽更妍。

盆山不見日,草木自蒼然。

忽登最高塔,眼界窮大千。

卞峰照城郭,震澤浮云天。

深沉既可喜,曠蕩亦所便。

幽尋未云畢,墟落生晚煙。

歸來記所歷,耿耿清不眠。

道人亦未寢,孤燈同夜禪。

靜室一爐香,虛窗一杯茶,在氤氳的香氣中讀書品茶,靜思冥想,將人生況味、縷縷愁思幽幽釋放。

【參考文獻】

1.潘滄桑.南宋四大雅事宋.中國出版集團.2023,12.

2.千年香文化史.@忻州紫廬茶具博物館.2023,7.

3.瞧瞧宋人的精致生活 | 宋代四藝之焚香(一)@開封市文化館.2022,4.

4.劉鳳斌.古詩詞中的文人雅事之“香事” 一場綿延千年的氤氳風雅.十幾歲. 2023(Z6).

注:以上內(nèi)容轉(zhuǎn)載自相關(guān)學術(shù)研究論文、報告,旨在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知識推廣、網(wǎng)絡分享,不具有任何商業(yè)目的。如有版權(quán)異議及其他任何問題,請權(quán)利人通過后臺留言及時告知,我們會妥善處理。圖片均來源于網(wǎng)絡。

審核:施劍

  作者:宋逸香  編輯:陳俊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