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的這個春天,比以往時候來的晚一些。不知道是不是閏二月的緣故,今年春天有點反常,氣溫像是坐上了過山車,忽熱又忽冷。時間不知不覺就到了四月末,彼時,小荷才露尖尖角,西湖小鴛鴦出窩的日子又要到了。
千呼萬喚始出來,直到4月30日下午三點,終于在北里湖附近的西泠橋鏡湖廳公園附近發(fā)現(xiàn)了14只小鴛鴦。西湖鴛鴦守護隊的志愿者們經(jīng)過商議,今年用西湖十景中的字為小鴛鴦命名,而第一窩小鴛鴦被命名為“蘇堤春曉”的“春春”。后來才發(fā)現(xiàn),原來還有一只小鴛鴦早就和大部隊走丟了,鴛鴦媽媽也開始了驚心動魄的一場尋娃記。這種情況在小鴛鴦成長的過程中還是并不罕見的。就在當日傍晚,考慮到鴛鴦的棲息場所,西湖景區(qū)的師傅們也在為小鴛鴦們在湖中加急搭建愛心橋,為的是夜間能夠有足夠安全的地方給鴛鴦一家休憩。
就在5月1日之后的幾天內,“曉曉”10只,“蘇蘇”家13只,“堤堤”家9只陸續(xù)出生,西湖的湖面更加熱鬧起來。直到7月份,整個西湖及其附近地區(qū),發(fā)現(xiàn)了總計23窩小鴛鴦,7月份出生的第23窩小鴛鴦被命名為“三潭”。小鴛鴦的成長過程是非常艱辛的,先得從很高的樹洞里面跳下來,然后得在媽媽的照料下每天吃吃吃,中途需要歷經(jīng)各種天敵的侵擾,還得防止和媽媽走散,鴛鴦寶寶一旦落單,后果往往是兇多吉少的。
除了西湖以外,今年的最受大家關注的莫過于棲息于杭州中心城區(qū)河流里的小鴛鴦了,早在5月10日左右就有人在東河和中河里發(fā)現(xiàn)鴛鴦的蹤影了,但此后卻神奇的消失了。直到6月14日,鴛鴦守護隊的隊員再一次在東河確認了繁殖成功的鴛鴦種群,聽附近居民說,開始是一只鴛鴦媽媽帶三只小鴛鴦的一家子,但也就在17日,這只鴛鴦媽媽遭遇不測而不幸身亡,留下三只鴛鴦寶寶獨自長大。雖然話說沒媽的孩子像跟草,這三只沒了媽媽的小鴛鴦成了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小寶貝,被周圍社區(qū)居民、鴛鴦守護隊志愿者以及各大媒體記者時刻關注著,不少市民都加入到保護鴛鴦的行動中來,大家也親切的稱呼它們?yōu)椤皷|河三寶”,并善意勸導他人在對待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鴛鴦時做到“不投喂,不干擾,不抓捕”。
東河三寶最喜歡在東河上一座橋旁的河岸休憩,東河因為承擔著城市排污的功能,有時也會有些味道,這時小鴛鴦們也不愿意下水了,這也讓大家紛紛擔心小鴛鴦沒有東西可以吃,可它們總能找到可口的食物,除了岸邊的水草外,有的時候也開開葷,吃點泥鰍、螃蟹,甚至是知了什么的,營養(yǎng)也可謂豐富。吃著吃著,東河三寶也一天天長大了,可以說是一天一個樣,逐漸地,已經(jīng)可以清楚的辨認出,三寶里面有兩只已經(jīng)長成健壯的帥小伙,還有一只小妹則看起來柔弱一些,它也被大家親切的叫做“小寶”。7月中旬,東河三寶已經(jīng)開始在不斷拍打翅膀準備練習飛行了,時不時地還在陸地上演練。
“我怕沒有機會,跟你說一聲再見,因為也許就再也見不到你。”離別的日子總是在不經(jīng)意間,7月20日那夜,東河三寶的兩個哥哥突然不辭而別,一早晨都難覓其影蹤,只留下小妹獨自在岸邊梳理著羽毛。沒有了哥哥的陪伴,小妹也在學習適應新的環(huán)境,不斷練習著飛行的動作,終于也能飛行一小段距離了,逐漸從河的一邊熟練地飛到另外一邊,還學會了上樹的本領,晚上可以在高高的樹上棲息了。就在大家期待小寶即將飛翔藍天的日子里,情形卻急轉直下。7月27日,有熱心的志愿者就發(fā)現(xiàn)了小寶右側翅膀羽毛有些凌亂,像是受了傷,當天上午,小寶既沒有飛行,也沒有下水,只是長時間保持站著的狀態(tài),有人猜想很可能遭遇了流浪貓的襲擊。一直到晚上,小寶也沒有吃任何的東西,只是緩緩地走著,時而矗立,呆呆地望著遠方,眼神略帶憂郁。
小寶的糟糕狀況讓所有的志愿者和附近很多市民朋友都心急如焚,大家商量著能不能做點什么。就在7月29日,在志愿者的協(xié)助下,東河小寶終于離開了它東河的故鄉(xiāng),被救助去了動物園,開始了它新的鳥生。在動物園,專業(yè)獸醫(yī)為小寶緊急地處理了傷口,小寶也有了新同伴,再也不孤獨了。
不久,就有消息傳來:“大家放心吧,孩子一切平安?!?/p>
作者簡介:顧磊,浙江大學哲學學院博士后。本文系浙江省新型重點專業(yè)智庫杭州國際城市學研究中心(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)、浙江大學旅游與休閑研究院、浙江省休閑學會課題“共同富裕視域下的社區(qū)公共藝術實踐與休閑文化空間營造”(項目編號:22CSX02)成果。
審核:戴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