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下文章來源于園林生活家 ,作者陳波博士
柳浪聞鶯,在西湖東岸錢王祠門前水池北側約50米的瀕湖一帶,以觀賞濱湖的柳林景觀為主題。
在南宋時期,這里是京城臨安最大的御花園,叫做“聚景園”。當時,園子里面有會芳殿、三座堂、九座亭,還有柳浪橋和學士橋。因為園中有很多柳樹,風吹成浪,鶯啼婉轉,因此被題名為“柳浪聞鶯”。
建國后,經(jīng)過擴建,柳浪聞鶯成為一座大型公園。
柳浪聞鶯與南宋皇帝的故事:
八百多年前,柳浪聞鶯所在地叫做聚景園,是宋孝宗專門給太上皇高宗建造的游玩場所。
話說南宋開國皇帝高宗趙構,禪位給養(yǎng)子孝宗趙昚shèn之后,開始頤養(yǎng)天年。他喜歡西湖山水,而以前居住的德壽宮離西湖比較遠,孝宗就在西湖邊建了聚景園,給太上皇游玩。
太上皇和皇帝游聚景園,是很隆重的。
頭一天,皇帝先特地恭請?zhí)匣?、太后。第二天,皇后先換過頭面,打扮一番,等皇帝到了,吃過點心,跟著太上皇和太后到聚景園。太上皇、太后在會芳殿下轎,皇帝、皇后到翠光亭下轎,在幄帳內稍歇,再吃點心;然后,太上皇和太后坐轎,皇帝騎馬,遍游園中。
吃酒吃飯是在瑤津西軒。飲到第三杯,看歌舞《泛蘭舟》,賞賜銀絹。皇帝捧著一只玉質酒船,給太上皇祝壽。這酒船很精巧,篩滿酒,船中人物就會動起來,像活的一樣。太上皇看得很開心,叫內侍也吃酒食,并賞錢給表演者。
飯后去錦壁賞花,滿坡約千余本牡丹,坡上支起絹絲幕簾。挑選出好花一千朵,剪下插在各種名貴的花瓶中,中間有一張沉香桌,放了一只白玉碾花商尊,高二尺,直徑二尺三寸,插了“照殿紅”牡丹花15支,花朵紅艷。
又喝了三杯酒,進內宮,賞賜珍寶。再喝兩杯酒,到清輝堂休息一會兒,再到翠光亭上船游湖,進里湖,出斷橋,到真珠園。太上皇說,漁民抓獲的龜魚,全部買來放生。
下午4點左右,御舟返回聚景園,停在花光亭,下了船,到會芳殿休息。這時73歲的太上皇已喝醉了,皇帝親自扶著他上轎回宮去了。
在《宋史》的記載中,孝宗、光宗、寧宗三朝,太上皇和皇帝臨幸聚景園共有19次。而到了理宗朝,聚景園已經(jīng)荒蕪。聚景園的興衰,似乎是南宋國運的一個象征,從短暫的中興,逐漸走向沒落,并最終滅亡。
轉載園林生活家微信公眾號
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僅供學習交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