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大釗黨史專題書房是中國李大釗研究會杭州基地的重要載體,也是杭州圖書館城市學分館的有機組成部分,與浙江圖書館、杭州圖書館等相關單位共建共享,一期收藏書籍資料1000余冊,包括李大釗相關研究書籍資料,馬克思、恩格斯、列寧、斯大林著作,中國共產(chǎn)黨黨史方針政策、建黨理論經(jīng)典著作,黨和國家領導人有關著作,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有關著作“五大門類”,同時結合李大釗生平介紹、圖文資料、經(jīng)典名言的展陳融入世界城市博物館,力爭成為黨史研究者的資料查閱中心、交流研討中心、人才培養(yǎng)中心、展示發(fā)布中心。
李大釗同志是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和共產(chǎn)主義者,是中國共產(chǎn)黨的主要創(chuàng)始人之一。他對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(yè),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和無產(chǎn)階級的革命前途無限忠誠。他為在我國開創(chuàng)和發(fā)展共產(chǎn)主義運動的大無畏的獻身精神,永遠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輝典范。
1920年10月,李大釗在北京成立了共產(chǎn)主義小組和社會主義青年團。之后各地廣泛建立起黨團組織,為黨的建立做了充分的準備。
1922年8月28日至30日中共中央在杭州西湖召開了特別會議。陳獨秀、李大釗、蔡和森、張國燾、高君宇、張?zhí)缀婉R林等出席了會議?!拔骱h”是中國共產(chǎn)黨關于國共合作政策由黨外合作到黨內合作的轉折點,開啟了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先河。
李大釗以《新青年》和《每周評論》等為陣地,相繼發(fā)表了《法俄革命之比較觀》、《庶民的勝利》、《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》、《我的馬克思主義觀》等大量宣傳十月革命和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著名文章和演說,謳歌十月革命的勝利,并積極領導和推動五四愛國運動,成為中國共產(chǎn)主義運動的先驅、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傳播者。
發(fā)表在《新青年》第2卷第1號的《青春》一文,號召青年要“沖決過去歷史之網(wǎng)羅,破壞陳腐學說之囹圄”(左圖)、李大釗擔任教授時的講義等(中圖),李大釗起草的《警告全國父老書》通電,中國國家博物館藏(右圖)。
李大釗相關研究書籍資料分為三部分內容:一是李大釗出生前,早期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相關成果;二是李大釗一生中對馬克思主義思想傳播所做的工作及產(chǎn)生的影響;三是李大釗去世后,他人對李大釗的研究成果。
杭州圖書館城市學分館是中國第一座以“城市學”命名的特色圖書館,位于杭州大學城的杭州國際城市學研究中心倉前大樓內,館藏圖書文獻近期為20萬冊,遠期達到30 萬冊。杭州圖書館城市學分館以“城市與城市學”為館藏特色,以“城市書房”、“專題書房”、“特色專架”為主要展示載體,具有學術性、專業(yè)性、系統(tǒng)性、兼容性、開放性等特點。按照“一層一主題、一室一特色”的原則,藏閱結合、共建共享,以整體大樓為圖書館的館藏區(qū)域,將圖書館融入更大空間,為全民開放閱讀模式提供最大實現(xiàn)條件,形成借、閱、研、習、藏自成體系的城市學特色圖書館,致力服務于城市學一流智庫建設和城市學杭州學派打造。
供稿:商文芳
審核:蔡 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