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溪是何處?
自古以來,兩溪的范圍有大、中、小之別。按其中者言之:出杭州古錢塘門,西向?qū)殏m山、葛嶺山、柄霞嶺,再至老和山,西南向秦亭山、將軍山、靈峰山、桃源嶺、鍋子嶺、狀元峰、北高峰、美人峰、龍門山、石人嶺、屏基山以至小和山一線的北面;又,自錢塘門向北,經(jīng)松木場、古北關(guān)門(今武林門),直至余杭塘河一線的丙面,含當今蔣村鄉(xiāng)與五常鄉(xiāng),就這么一塊地方,約60平方公里,稱為西溪。自古屬錢塘縣。
西溪這一線的山,都不甚高,不過數(shù)盱米,峰巒逶迤,錯落有致,或坡或谷,幽美秀麗,春夏秋冬,郁郁蒼蒼,水流、花發(fā)、樹長、鶯飛……
北面的平野,原有一個大澤,名叫南漳湖。據(jù)清代沈晴川所作的《南漳子序》:"古之南漳湖當天目萬山下流之沖,潴為巨澤,蚊蜃之所出沒逮東漢靈帝慮平元年,余杭令陳公渾開南上下兩湖,以蓄淫潦,捍之以橫塘,泄之以斗門,水之來也,勢緩而力分,南漳湖之受水亦益少。水漸殺,上漸出,伏而為灘,突而為洲,民乃得依之以居,河渚自此名焉這位余杭縣令陳公,名渾。他于上任次年,即東漢靈帝熹平元年(172年),組織民工于苕溪之上造湖蓄水,筑壩泄洪,既可防旱,亦可避澇,終使大澤南漳湖水量大減,以至逐漸洲、灘分明,可耕可漁,休養(yǎng)生息,百姓大受其益。
自此之后,西溪愈來愈有靈氣,于桃夭、荷艷、桂香里,白云、藍天、碧水間,陸陸續(xù)續(xù)出現(xiàn)不少經(jīng)久不滅的名字,與西溪長遠聯(lián)系在一起。這些名字中,不只是佛子道流,更有愛國英雄、仁人志士、文人詩家。
到了明代,終于出現(xiàn)了一位偉大的文學家,寫了一部偉大的著作,不僅名傳全國,而且享譽世界。這位偉大的文學家,這部偉大的著作,都與西溪結(jié)下了不解之緣。
直到今天,人們在游覽西溪的山川形勝,探索西溪的人文史跡時,總要自然而然地聯(lián)想起這位偉大的文學家,這部偉大的著作?;蛘撸藗冊谘芯窟@位偉大的文學家,解讀這部偉大的著作時,總要自然而然地聯(lián)想起西溪的山川形勝,西溪的人文史跡。
出版社:杭州出版社;第1版(2013年12月1日)
叢書名:杭州全書·西溪叢書
作者: 馬成生
總主編:王國平